导航
    学术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07 2021.10

阅读:

    我院刘辉博士合作在野生动物气候变化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100来,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不断加剧,气候变化对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威胁逐渐增大,气候变化生物学已成为野生动物研究的新热点。作为环北极圈分布的代表性物种,全球最大的鹿科动物驼鹿(Alces alces)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是研究气候变化对物种影响效应的理想模式物种。

过去40 年,我国东北地区驼鹿种群分布区向高纬度地区退缩了约3个纬度,丧失了一半以上的栖息地,在此过程中全球变暖和由此导致的植被变化可能存在对该物种的上行效应(Bottom-up effect)和下行效应(Top-down effect)等生态调控机制,特别是外在环境因素驱动下驼鹿种群退缩过程中发生的基因流动、营养适应性和肠道微生物群的响应方面仍有待研究。

文章封面

 

2021924日,我院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恢复创新团队刘辉博士与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姜广顺教授研究团队合作,在TOP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1 IF=7.963)发表了题为“Effects of Spatially Heterogeneous Warming on Gut Microbiota, Nutrition and Gene Flow of a Heat-sensitive Ungulate Population”的研究论文。该文章以气候变化为主线,综合应用分子生物学、营养生态学和宏基因组学等手段证实了我国东北地区驼鹿种群退缩受温度的直接影响,局域尺度下的温度变化造成了驼鹿食物可获得性和食物质量的差别,驼鹿的关键宏营养素(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和微生物类群也会对区域性的温度差异做出响应。本研究揭示了气候变化的空间异质性对不同驼鹿种群在遗传、营养和生理适应机制等的影响,对于识别关键栖息地重要生态因子,准确评估种群交流状况和优先动物保护单元的划定等具有重大意义。

文章插图

 

东北林业大学姜广顺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东北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陈世玉、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Marcel Holyoak教授、海南大学刘辉博士和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后包衡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的支持。

全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4896972105614X?via%3Dihub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农业农村学院、乡村振兴学院)
  • 院长邮箱:miao@hainanu.edu.cn  书记邮箱:yuxd@hainanu.edu.cn
  • 联系电话:0898-66279257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大学 邮编:570228
  • 美工支持/中旗网络
  • 海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