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留2
教师参阅教学管理文件
19 2010.05

阅读:

    海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试行)(海大办[2008]26号)

海大办[2008]26号

(2008年1月25日印发)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创建国家“211工程”大学,学校决定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正确处理好规模与质量、规范与创新的关系;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设目标

通过实施质量工程,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结合更加紧密,管理制度更加健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基本建立,“本科教学为重、培养质量为先”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本科教育教学水平获得全面提升;更好地适应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学校将按照教高[2007]1号、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今后一段时期有计划地逐步实现以下主要建设目标:

1、推出一批优秀的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成果,为我校申报省级和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奠定良好的基础。

2、培养一大批优秀主讲教师,2~3名国家级和10~15名省级教学名师。

3、建设15~20个左右省级特色专业,3个左右国家级特色专业。

4、建设200门左右校级优秀、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达到50门左右,国家精品课程达到5门左右。

5、10部左右教材列入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并有15种左右教材进入教育部“万种新教材建设项目”。

6、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达到12个左右,力争建成2个高水平、现代化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7、建成3个左右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8、打造15个左右省级教学团队,5个左右国家级教学团队。

三、建设方式

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行项目管理。主要项目包括:1、品牌(特色)专业建设;2、精品课程建设;3、新教材建设;4、优秀本科教学团队建设;5、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6、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7、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建设;8、双语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建设;9、数字图书馆建设。对其他影响本科教学质量提高的薄弱环节,学校设立专项基金进行建设。

四、建设内容

(一)专业结构调整与建设

以重点学科为依托,调整专业结构,改造传统专业,合理设置新专业,培育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根据国家对各专业建设的要求,按“大口径进、小口径出”的思路,拓宽专业口径,倡导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形成专业结构基本合理,基础性学科专业发展稳定,品牌特色专业优势明显,专业内涵建设逐步深化的专业建设与发展新模式。

1、密切学校与产业、行业的联系,畅通信息渠道,为优化专业布局和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供指导依据

根据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构建专业设置预测机制,定期发布各类专业人才规模变化与供求情况,对实现高校优化专业布局和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鉴于该体系建设的要求和学校的基本条件,学校将做好如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及时、准确地向校内有关单位提供相关信息和数据;二是加强学校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畅通信息渠道,及时掌握并应用国家发布的信息和研究报告作出正确决策。

2、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规格、质量、数量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吻合度

为培养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方面人才,学校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一方面通过增设学科基础好、社会需求潜力大的新专业,撤并生命力不强的旧专业,实现专业门类及专业数量的进一步优化;另一方面通过将某些专业隔年招生或适时增减专业年度招生人数,达到专业学生数的优化。

3、规范专业设置管理,严格履行科学论证程序,实现学科专业建设的宏观调控

对新设置的学科专业,学校将充分考虑职业岗位与社会需求状况,充分考虑是否有成熟的学科支撑,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目标与办学定位,是否有配套的师资条件和教学条件。同时学校将积极应用严格的专业规范制度,对所设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培养过程、硬件支撑、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适应性、规范性管理。同时,学校将积极应用专业认证试点成果,推及相近专业,并结合专业规范,对人才培养模式、规格、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4、强化办学特色,大力培植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

学校将从实际出发,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按照分类指导、强化特色、突出能力的原则,以“思想先进、目标明确、改革领先、师资优化、设备先进、教学优秀”为基本要求,大力培育部分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加大建设力度,使之在专业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形成特色,且居于国内先进水平,成为代表学校优势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要素。今后一段时期,学校将重点加大对材料化工、生命科学与农学、经济管理和法学等类专业的扶持力度,实施政策倾斜,使其人才培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二)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

1、课程建设

根据《海南大学课程建设规划(2006-2010)》,继续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要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完善校级、省级和国家精品课程评选、申报机制,重点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充分发挥精品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特别是课程带头人)、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全面带动我校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

2、教材建设

进一步完善教材建设规划,加大自编特色教材出版资助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编写国家规划教材和各种创新教材,有计划地组织编写一批反映学术发展前沿、适应新世纪教学改革要求、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精品教材。要加强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的有机结合,实现教材建设的立体化和多样化。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教材评审、评价和选用机制,积极做好高质量教材推广和新教材选用工作,把“三类教材”(即“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重点推荐的各种优秀教材和以及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作为首选教材,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

3、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逐步建立数字化教学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制作平台,建立精品课程和立体化教材的数字化资源中心,建立具有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建立集课程录制、同步转播为一体的视频教学系统,从而实现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以及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免费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完善信息技术支持服务体系。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培养和提高本科生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学习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1、实践教学质量

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学时)数,确保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继续构建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将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和课外科技活动与毕业论文(设计)结合起来,促进产学研结合,要求80%以上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自教师科研项目,科研实力强的专业要求达到100%,争取每年有一定数量的高水平论文公开发表。加强实习环节的过程管理,确保每个专业有2个以上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供条件。

2、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基础教学、专业教学、研究创新三大实验平台建设,制定《海南大学实践教学经费管理办法》,优先保证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和管理机制创新的需要。继续加强校级基础课实验中心的建设,争取全部达到省级实验室示范中心标准;遴选优势与特色明显、改革与建设成绩突出的优势学科专业实验室,按国家或省级示范实验室标准建设,力争建成具有辐射和引导作用的省级和国家创新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进我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3、创新性实验计划

学校立项资助优秀学生进行创新性试验,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培养。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多渠道推进“产学研”结合。继续完善本科生配备科研导师制度,鼓励有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导师;切实提高实验室对本科生的开放率;制订研究性创新团队学习制度、科研成果进课堂制度,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开展以项目带动本科生早期进入科研的大学生创新教育计划;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鼓励本科生结合学科前沿开展科研和申报省级、国家级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试点;提倡科研为本科教学服务,建立教学与科研互动的大学生创新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

4、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继续深化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所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以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进行专题立项,支持各学科专业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胆改革,促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重点突破,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多样化培养体系。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根据学分制管理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全面修订本科培养方案,推行“宽进多出”、“大类培养”、“特色培养”、“交叉培养”等多种培养模式,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制度,扩大学生的受益面。

(四)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1、教学团队

根据教学改革和教学任务需要,建设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授领衔,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组成的教学团队。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加大青年教师培养与培训的工作力度,支持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参加国内外进修和学术会议,与其它高等学校教师交流经验,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要把为本科生授课作为教授、副教授的基本要求,发挥教授、副教授在教学改革中的主力军作用。要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高水平专业人才承担教学任务和开设讲座。遴选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显著、能够起到示范作用的优秀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工作的传、帮、带,整体提高全校教师的教学水平。要努力建设跨学科的教学团队。学校将大力资助教学团队开展教学研究、出版教材和教研成果、培养青年教师、推荐教师进修等工作。

2、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根据实际情况,稳步开展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工作,努力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学校积极培养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资助具有双语教学基础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学习;支持留学回国人员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高水平专业人才承担教学任务和开设讲座,从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开展双语教学教改专题立项,研究确定双语教学课程在师资、教材、教学方法、语言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并加以推广;支持引进专业基础课的国外原版教材或编写出版适合国内学科专业实际情况的外文教材。

3、教学名师

学校提倡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积极鼓励学术造诣深、教学水平高的名师为本科生开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大力表彰在教学和人才培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教学名师重点奖励长期从事本科教学、师德高尚、注重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方法先进、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营造尊师重教的校园氛围,通过名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形成重视教学、鼓励教学的有效机制。学校将制定校级教学名师奖评选办法,继续开展省级以上教学名师申报工作,形成以校、省、国家三级教学名师为核心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五)教学评估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完善学校内部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形成社会和企业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评价制度、课堂教学评估制度、实践教学评估制度、领导和教师听课制度、同行评议制度、学生定期反馈制度及教学督导制度等,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完善教师、院系、学校三级质量保障机制,逐步建立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修订《海南大学学院(部、中心)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建立健全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实践教学评估和教学管理水平评估等制度,继续开展并不断完善教学质量定期评估制度,把教学评估的结果作为衡量各教学单位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重在促进教学工作、重在提高教学质量。

五、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的具体要求

1、领导挂帅,全员动员。各教学单位明确党政一把手为质量工程实施方案第一责任人,同时成立质量工程实施方案工作班子,广泛发动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督促、检查、落实本单位质量工程的实施进程。党政负责人应当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研究、改革与管理工作中,勤勉尽责,切实担当起本单位教学质量工程第一责任人的角色,将贯彻实施教育部质量工程视为常抓不懈的头等大事。各教学单位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统一规划、稳步推进,选准质量工程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组织研究,制订适合本单位发展的质量工程实施方案。教务处作为职能部门,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引导、服务和监督三大职能,制定和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与目标绩效考核评价机制,落实教学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

2、稳步推进,务求实效。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施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过程中,我们要逐步推进,务求实效,要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始终把教学工作作为中心任务对待;要坚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重点,下大力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坚持以强化实践教学为着力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要坚持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优质资源建设;要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动性,让全体教师都积极投身到教学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来。

3、相互配合,重点突破。为了在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申报中取得理想成绩,全校各有关单位必须以学校大局为重,同心协力,通力合作。各部门、各单位都要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想教学之所想,急教学之所急,办教学之所需,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做到既明确职责又团结合作,共同为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

4、突出特色,勇于创新。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当准确定位自身在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学分制改革方面勇于尝试,勇于创新。根据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确立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选择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建立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运行机制,努力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新的飞跃。

5、保障有力,管理到位。学校将千方百计加大经费和其他条件建设的投入,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建设所需项目经费和其他条件建设的及时到位,使各工程项目的建设能按要求顺利进行。学校对教学质量和改革工程的各项目建设实施全程监控,保证所有经费真正投入到相应的项目建设中,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防止挪用经费和铺张浪费的现象出现。

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
  • 地址:中国海南省儋州市宝岛新村
  • 电话:+86-0898-23555885
  • 院长邮箱:ldebing@hainanu.edu.cn
  • 美工支持/中旗网络
  • 应科小超人 学院微博
    海大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