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19 2021.02

阅读:

    园艺学院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TOP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合作发表封面文章

园艺学院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TOP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合作发表封面文章

2021217日,海南大学园艺学院与中国热科院联合培养研究生衣德宝(2018级硕士)以第一作者在TOP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发表封面文章“Integrative analysis of the coloring mechanism of red longan pericarp through metabolome and transcriptome analyses” ,首次揭示了红皮龙眼果皮花色苷的形成机制。

说明: C:\Users\pineapple\Desktop\jafcau_v069i006-2.jpg

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是原产于我国具有重要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的常绿果树。龙眼果皮通常呈黄褐色或灰黄色,红果皮(RP)龙眼未见报道。研究团队利用从国外收集的红皮龙眼资源,通过代谢组和转录组联合分析的手段对红皮龙眼形成的机制进行了阐释,成功鉴定了导致龙眼果皮呈现红色的花色苷组分,并对其生物合成机制进行了解析。

利用LC-MS从红皮(RP)龙眼和主栽品种石硖龙眼共鉴定到597种组分,其中红皮龙眼中主要含有类黄酮类物质,石硖龙眼主要为酚酸类物质。在两种龙眼中共鉴定出5种类型的花色素类物质,其中矢车菊素衍生物(Cyanidin 3-O-glucosideCyanidin 3-O-6ʺ-malonyl-glucosideCyanidin O-syringic acid)含量最高,只存在于红皮龙眼中;飞燕草素衍生物Delphinin 3-O-glucoside 和天竺葵素衍生物Plargonin O-rutinoside含量极低,Delphinin 3-O-glucoside仅在石硖龙眼发现,而Pelargonin O-rutinoside在两个龙眼品种均检测出。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的结构基因F3HF3’HUFGTGST和调控基因MYBbHLHNACMADS等在红皮龙眼花色素苷积累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见,红皮龙眼的呈现鲜艳的红色主要是由于矢车菊素衍生物在果皮中积累,F3’HF3’5’H基因可能在选择合成哪些花青素成分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龙眼新品种培育和功能成分开发利用的提供了材料和理论支撑。

说明: C:\Users\hongna\Desktop\Cover-Art.jpg

1 龙眼果皮花色素苷形成的代谢通路解析

海南大学园艺学院2018硕士生衣德宝张红娜副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热科院石胜友研究员、魏永赞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园艺学院张红娜博士于20206月以海南省拔尖人才引进,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子课题(2项)等多项省部级以上项目,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Genomics BMC genomics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等专业领域杂志上发表SCI论文9篇。


文章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afc.0c05023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农业农村学院、乡村振兴学院)
  • 院长邮箱:miao@hainanu.edu.cn  书记邮箱:yuxd@hainanu.edu.cn
  • 联系电话:0898-66279257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大学 邮编:570228
  • 美工支持/中旗网络
  • 海南大学